一、工程施工过程质量管理的任务
工程施工过程是工程建设的基本过程,质量管理的重点也应放在施工过程。工程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基本任务有两条
1、按照工程设计要求和国家有关技术法规、施工及验收规范、技术操作规程等,对整个施工过程的各个工序进行有组织的工程质量检验工作,充分发挥质量“把关”的作用,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和构配件不能进入施工工地,不合格的部分项工程不能转入下道工序施工。
2、通过数理统计方法,进行工程质量分析,找出产生各种工程质量缺陷的原因,随时采取预防措施,使工程都能达到承包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避免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把质量管理工作贯穿到工程施工的全过程。
二、施工准备工作的质量控制
1、调查研究阶段。
在调查研究阶段,招标单位应对投标单位进行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交底,并提供有关设计图纸和技术资料。中标单位应力争参加建筑结构和工艺设备安装工程设计方案的选定,弄清设计意图,了解结构特点和关键部位的技术质量要求。投标单位还要认真调查施工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地理环境、地方建筑材料的生产和供应情况,以及施工区域内的生活设施、商业供应和医疗机构的设置情况等。在中标后施工单位在准备阶段的工作,重点是认真的搜集资料,熟悉与施工有关情况为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质量计划提供可靠的依据。
2、施工方案编制阶段。施工方案是指导施工的全面性技术经济文件,保证工程质量的各项技术措施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1)根据承发包合同和签订总分包协议书编制组织设计。
(2)根据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提供的设计图纸和有关技术资料,结合施工条件编制施工方案。
(3)提出建筑材料、劳动力和专业技术工种培训计划,以及施工机具的需用计划。
(4)编制场地平整、土石方工程、施工场区道路和排水工程的施工作业计划。
(5)对设计问题有疑问之处应随时弄清,要协助设计部门消除图纸差错。
(6)国外引进项目,根据承发包合同规定应参加与外商进行的各种技术谈判和引进设备的质量检验,以及包装运输质量的检查工作。
除上述外,还应了解工程监理单位的工程监理规划。根据工程监理单位要求,制订好质量计划,编制切实可行的质量保证措施和各项工程质量的检验方法,并相应地准备好质量检验测试器具。质量管理人员要参加施工组织设计的会审,以及各项保证质量措施的制定工作。
3、现场准备阶段。
施工现场准备阶段,质量管理工作的重点是:按规定逐级进行施工计划、质量要求的技术措施交底;重点做好质量管理的宣传教育;开展必要的技术培训和考核;落实质量改进措施,组织质量管理小组;做好各种建筑材料、半成品、机具设备的质量检验工作。
二、工程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
1、要搞好图纸会审,坚持按图施工。
施工图和设计文件,是组织施工的技术依据。施工人员认真熟悉图纸,做好图纸会审工作,不但可以帮助设计部门减少图纸差错,而且还可以了解工程特点和设计意图以及关键部位的质量要求,对于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企业作为中标承包单位,不能把图纸会审工作下放到施工的项目经理。
2、要搞好技术交底,落实质量规划。
使施工人员了解施工任务的特点、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以及施工方法等,对于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是非常必要的。
3、要开展工前检查,做好技术复核。
开展工前检查和技术复核工作,是搞好预防质量事故的有效方法,技术责任制必须明确规定各级职责和权限。
4、执行和完善隐蔽工程和分项工程的检查验收制度。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必须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地认真做好分项工程的检查验收工作。这样可以对隐蔽工程和分项工程质量做出准确判断,能够及时搜集有关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的动态信息,为制订质量改进措施和改善质量管理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
5、认真执行有关试车交工和质量评定制度。
建筑安装工程试车、交工和质量评定工作是以国家技术标准作统一尺度,检验施工成果和正确评价工程质量等级的重要方式,也是衡量和检查施工企业完成中标承包合同的质量指标的主要标志。认真搞好试车交工和质量评定,对促进施工企业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6、要及时掌握工程质量动态。
为了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好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工作,要充分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的数理统计方法,经常的、系统的分析工程项目在一定时期内的工程质量现状和发展动态。对工程质量状况的综合统计与分析,是掌握质量动态的有效方法。
7、强化质量事故处理。发生工程质量事故,要及时组织力量进行检查处理。凡属一般性质量事故,由中标企业负责人组织检查处理,重大和特殊工程质量事故,必须由中标承包企业经理或总工程师组织,并邀请有关部门进行检查处理。处理各种质量事故,对事故的责任者要根据情节,给予适当的行政与经济处罚,严重的应按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相应处理。